话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,春秋咱今天暂时不说,咱们先来说说战国。咱们大家伙都是晓得的,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,中央是周天子,管辖各个诸侯国,每个诸侯国又是政治,军事等各方面是独立的,一般情况下周天子是不管的。所以都是慢慢的壮大起来,逐渐的开始扩张领地,进而发生战争,历经春秋时期的争霸之战以后,原本林立的诸侯国,到了战国时期数量明显减少了,以智氏被韩、赵、魏三家消灭为标志,就此奠定战国七雄的格局。分别是秦国、楚国、齐国、赵国、燕国、魏国、韩国,这七个便是战国的七雄。这七个国家也不是势均力敌,在长期的较量里,彼此的实力也是逐渐变化的,谁都不是一直的老大。就像最后消灭六国的秦国,一开始也并非强大,甚至还是比较弱的。这样也许有个疑惑了,什么是我们都喜欢排个名次出来,那我们就来看看,战国七雄的实力排行如何呢?且容我细细道来。
总体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,也就是战国初期,魏国在七个诸侯国中是最先实行变法的,再者有继承了晋国的部分实力,拥有吴起等一些文臣武将,所以魏国在综合实力上是压制,秦国、楚国、齐国、赵国、燕国、韩国等六个诸侯国的。那时的秦国可就不行喽,屡次被魏国击败,还丢失了河西等领地。所以,咱们就可看出,战国初期,魏国毫无争议的第一,楚国。齐国次之,秦国更次之,最后才是燕、赵、韩三国。
到了战国的中期,魏国前期作为最先在战国的两百多年历史中称雄的国家,也逐渐的没落,俗话说的好“风水轮流转,来年到我家”。史称的“徐州相王”魏惠王和齐威王相互承认彼此为王,差不多从那开始魏国在以后的战争中逐渐的开始落败,东边被齐国打败之后可谓是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又兵败秦国丢掉了部分疆域。魏国的大势已去,齐国就开始趁势而上,自齐威王、齐宣王两代的积累,到了齐湣王的时候齐国也就开始进去了最巅峰的状态,齐国也就成为了战国时期的第二位霸主。同时这一时代的秦国也经过了商鞅变法之后,国力方面也是在不断的增长。就此那时的诸侯国的排名中秦国跃居第二,齐国无可置疑的第一。都说盛极则衰,到了中后期,齐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。逐渐的让另外几个诸侯国感到了威胁,每个都不是傻子。在燕国乐毅的带领下,率领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,齐国被打的那是相当的惨,这场战争之后齐国就只剩下两座城池,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此覆灭。此消彼长赵国的实力逐渐的强盛起来在公元前296年,赵国灭掉中山国后,在文臣武将方面又拥有了我们都熟悉的廉颇和蔺相如等人。当时秦国也是悄然发展成为了和赵国齐驱强国。 最后在后期里,赵国自从和秦国经过长平之战之后,赵国元气大伤,就此失去了能够和秦国匹敌的优势,同样也失去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格。战国后期,秦国自然而然的就是一家独大的。各个诸侯国感到了秦国的威胁,联合起来才可以和抗衡秦国。最终秦国在前几代的秦王的积累之下,在优秀的精兵良将的横推之下,将六国一一剪除,统一七国,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千古一帝。对此各位看官有啥别的想法呢?
来源:搜狐 钟鞠聊历史
关注我们,通过底部网站可查阅更多信息~声明:信息来源于网络。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(wx:smitrue)提交信息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