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委员是什么级别的

中国的中央候补委员一般指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”,属于党内高级干部。

但是,候补中央委员属于党内身份,不是领导职位,没有明确的行政级别。

首先,我想介绍一下“候补中央委员”的相关概念。

我们先谈谈中央委员会,它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。我们经常听到的“中共中央和党中央”是它们的缩写。

中央委员会由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。其成员包括“成员”和“候补成员”。他们是党的执政骨干和优秀代表。

“中央委员”的缩写是“中央委员”,而“候补中央委员”的缩写是“候补中央委员”。

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会委员的任期一般为五年。没有特殊情况,他们不会半途而废。他们根据需要每年参加一次或两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,讨论和决定全党和全国的重大工作、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。

二者的区别在于:中央委员参加全会有选举权和表决权;候补中央委员会委员可以出席、发言和讨论,但他们没有最终投票权。

当然,如果一名委员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而空缺,中央候补委员可根据获得的票数依次填补空缺,并在任期中成为中央委员。

然后,我想介绍一下中央候补委员的组成。

值得注意的是,“中央委员”的来源是相对固定的。当选干部将担任党、政、军、群的重要职务,均为省(部)以上干部和副战区以上军官。

但是,"中央候补委员"的来源比较多,包括副省(部)级以上干部,军以上干部,社团代表,企事业单位代表,少数民族代表,科研人员代表,,基层工农代表等。

以2017年选出的172名中央候补委员为例,他们大致包括以下几类:

1.部分省委专职副书记;

2.一些重要城市的市委书记,如15个副省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;

3.部分省(部)级党政干部;

4.一些副战区级和指挥官级军官;

(五)壮族、回族、满族、维吾尔族、藏族、蒙古族等主要少数民族的代表中,有党员和干部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;

6.部分科研人员代表,主要是两院院士;

7.中央企业负责人、高校负责人等部分企事业单位代表;

8.一些工人、农民和其他基层代表,如鞍钢的一名基层主任、兰考县委书记等。

可见,中央候补委员的来源非常广泛,包括副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、科研人员和基层代表,行政级别参差不齐。

因此,候补中央委员没有明确的行政级别。许多朋友认为,“中央委员相当于副部长级”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。

然而,在中国数千名副部长级干部中,只有大约100人可以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,这可以说是几十人中的一人。

因此,一般认为,中央候补委员的含金量高于副省(部)级。

最后,我想介绍一下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好处。

目前,中国党员人数已超过9500万。在如此庞大的基础上,已经选出了200多名中央委员和170多名候补中央委员。可以想象,选择标准非常高。我们必须经过多次检查,从最好的中选择最好的,从最好的中选择最好的。

因此,可以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党政干部得到了该组织的承认。他们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乐观,通常能够担任更高级别的领导职位。

欢迎大家对@Yingjie pig进行表扬和关注,让我们来谈谈系统中的一些知识。